重阳节你要知道的那些传闻
重阳节你要知道的那些传闻
文/季良(整理)
农历九月九日,是传统的重阳节。重阳又叫“重九”,因为《易经》里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两九重叠,故谓之重阳。又因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谐音,故民间才有活得“长长久久”和长寿百岁之说。
如果要追溯重阳节的来历,那可要追溯到南朝去。南朝梁国的吴均著着《续齐谐记》一书,其中讲过一则故事:东汉时期,在豫州汝南(今河南汝南县)一个叫桓景的人。桓景慕道,跟随方士费长房游学求道多年。
那天,师父费长房告诉弟子桓景:九月九日,你的家乡将有大灾难,你赶快回去告诉家人做一袋囊,装上茱萸,系在手臂上,领着家人登上高处,并饮菊花酒,就可以避祸。桓景急忙赶回家,如实地照着师父的话去做,全家人爬上高山。待到晚上回到家中时,只见家里养的家禽、家畜果然都暴毙而亡。重阳节佩戴茱萸登高避灾的习俗,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。
古代人将茱萸作为驱邪的“神物”,每逢重阳节,人人佩戴。后世又称重阳节为“茱萸会”。不过,如今的重阳节已没有佩戴茱萸的习俗了。
重阳节正值秋天,是菊花盛开的时节。就因“九”与酒谐音,所以在民间就出现了,在重阳节这天欣赏菊花,和喝菊花酒的习俗。民间传闻,喝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,活得很长“久”。所以,才有郭元振诗曰:“辟恶茱萸囊,延年菊花酒”;陶渊明诗曰:“酒能袪百虑,菊能制颓令。”
重阳节还有登高的风俗,故又称为“登高节”。重阳节登高始于西汉。因为重阳节前后,天气凉快,是登山活动的大好时季。自古以来,文人雅士喜爱重阳节登高,就因要描写登高远眺、欣赏山河美景的诗文。